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俞奕——上下求索,“语”光同行

编辑:许涛涛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2日 点击:

她,是国家奖学金得主;

是西工大首届校铸剑班成员

她荣获2024校英语辩论赛一等奖

2024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微党课大赛一等奖

校第十八届学生会优秀志愿者

她大一学年学分积92.36

位列年级第三

综合测评成绩位列年级第四

她就是2023级本科生——俞奕

作为西工大的学子,浸润在学校“总师育人文化”的氛围下,俞奕同学渴望成长为“总师型”人才,厚积薄发,为国铸剑!她认为“总师型”人才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或职位,而是专业能力过硬和领导能力卓越的代名词,因此作为西工大的外语人,虽然难以成为真正的“总师”,但是仍然有机会成为一名“总师型”人才。

专业精丨深耕基础,“语”光同行

首先,扎实的专业基础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的课程学习让俞奕具备了卓越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除了听说读写,细纠发音、培养语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探索剖析语言作为文化重要元素其多样的功能等是她为了形成英专生的独特竞争力所做的努力。在过去的大一学年,俞奕的多门专业课都取得了3.9及以上的绩点,其中有3门专业课取得满绩。然而绩点绝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能将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中才是关键。英语学习中最令俞奕感到开心的时刻并不是成绩揭晓的那一刻,是在体育课上帮助老师翻译留学生所言,见证双方跨越语言壁垒的时刻,是在阅读留学生同学的优秀作文后与他们交流学习的时刻......

系统强丨复合拓展,求知不辍

广泛的知识学习和复合能力的培养也是新时代“总师型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大一上学年,俞奕除了本专业的专业课之外还选修了工科微积分(上)并最终取得了3.9的高绩点;在大一学年的暑假,她在西工大宁波研究院的人力资源部和科技服务部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实习,对宁波市的市级及区级人才政策、单位的薪资管理草案和研究生培养文件进行了深入研读和了解,并负责招聘宣传演示文稿制作、共同接待参观研学团队等工作。实习过后,她的归纳分析与逻辑分析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学习到了人事制度的基本架构和逻辑,同时更是锻炼了沟通交流能力。不管是在理论知识学习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俞奕都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紧握并且利用好自己具备的学习能力,坚持多看多听多反思,为成长为一名“总师型人才”做准备。

能担当丨实践证知,发掘潜质

此外,俞奕的领导力潜质在大学中得到了发掘。在大一下学年,她经过层层选拔,有幸加入了学校首届“铸剑班”并担任班委。大一暑假,俞奕随校铸剑班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体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深度调研实践;随校铸剑班一同前往奥地利维也纳,进行联合国训研所实践研学项目,期间在联合国训研所做课程个人总结报告,并随班级一同参访了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团并座谈交流。她还在假期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参与首届青年全球胜任力发展论坛,聆听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讲座授课,并且与来自80余所高校的600余名师生共同探讨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AI赋能全球治理等全球性议题......


在这一系列实践和学习的磨练下,俞奕发现自己渐渐发展出两大特质:一是认真”----“的不只是知识学习上的真理,也是沟通、组织时的真诚得体,她认为真正的高情商不是油嘴滑舌,而是真诚之心自然的流露;二是主动性”----“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她主动在小组合作中承担汇报、策划工作,敢于提出问题和困惑并寻求解决。勇于走出舒适圈反而让俞奕发现了自己对组织、策划、表达的热爱。她相信这两大特质能帮助自己向着具有全球视野总师型人才的方向持续前行!

俞奕相信,我校的总师育人文化润物细无声,不断驱动西工大学子们为自己、学校和国家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