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成功举办“文学的科学化研究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30日 点击:

2023年6月28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科青年学者研究会、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文学的科学化研究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青年学者论坛”在长安校区外国语学院楼顺利召开。该论坛受省社科联高端会议专项资助,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国家级特聘教授王启龙,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外文系曹莉教授,《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陕西省翻译协会会长、西北大学胡宗锋教授,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西安外国语大学聂军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研究院院长黄立波教授,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馆长胡伟华教授等50余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论坛。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管理部部长张高金,校党委副书记、校社科联会长陈建有,校文科青年学者研究会会长原媛,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高祖、科学技术研究院文科办、校社科联秘书长白赵娜等领导出席。外国语学院院长孔杰主持开幕式。

陈建有代表学校致欢迎辞,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及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外语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挥在促进文化传播,融通中文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校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积极发展语言+智能、三航+语言等学科交叉的专业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成效。为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还要以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为抓手,推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有效对接,积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张高金代表省社科联致辞,认为文学与科学化的结合是深化文理交叉融合的有益探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新时代则面临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当更新理念。数字人文的兴起、跨学科的交流为深入理解文学现象和探寻文学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内部结构、文化背景和受众反映,更加客观地理解文学现象,既是对文学研究的深化和扩展,也是对科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这也正是此次研讨会开办的意义之所在。

原媛代表文科青年学者研究会致辞,认为文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人类情感、价值观和社会变迁;科学则提供了一种客观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世界。二者的结合,不仅能使文学更加深入地触及人类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赋予科学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色彩。她希望青年学者能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肩负使命,勤勉笃行,追求学术进步,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繁荣和发展。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高祖教授和阮红梅教授主持。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王启龙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曹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晖教授、西北大学胡宗锋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聂军教授、黄立波教授,西安工程大学胡伟华教授、外国语学院国懿教授分别从各自的研究专长出发,作了题为《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国外国文学学科的旧学与新论》《“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文学翻译中的“文明互鉴与文心相通”》《文学研究的个性化》《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视角概述》《翻译传播学的跨学科属性》《德国研究-为何与何为?》的精彩报告。

王启龙教授指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要服务于国家战略,新时代外语类高校面临提升当前国际话语权的问题,当以解决中国迫切需求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大学职能,在服务国家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展现责任担当,区域国别学可为国家储备应对国际事务的思想智库。王启龙教授从区域国别学科的时代背景、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等方面解答了关于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

曹莉教授认为中国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及现代学术思想的兴起密切相关。20世纪伊始,外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西学东渐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中外文明互鉴的有机组成部分。从19世纪末“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科”的提出,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和广泛应用与中国社会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同步发展,相向而行。清华大学外文系曹莉教授从“旧学”和“新论”两个维度透视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提出了在“新时代”、“新文科”语境下,本学科发展的可能路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按照聂珍钊教授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之人类文明三阶段论的观点,目前人类正在经历的时期可被称为“后伦理选择时代”。苏晖教授通过对系列科幻文学作品的研究发现,“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究其实质仍是伦理选择,但科学选择亦对伦理选择主体提出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人类应坚持以真-善的伦理价值取向引领科学选择。苏教授指出,应以人类为主体建构一体多翼的后人类共同体,这既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伦理选择主体的必然抉择。

胡宗锋教授结合多年来从事英汉双语文学和文化作品的翻译实践,以英汉和汉英诗歌翻译中几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为例,探讨了英汉和汉英互译中的文化与文明互鉴。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分析,认为虽然汉英两种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亦有差异,但只要能吃透文本,在翻译过程中追求文明互鉴和文心相通,就能达到汉英和英汉翻译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境界。

自15世纪以来,自然学科的思想方法渗入文科领域,促进了人文学科的发展,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有理由相信,文学研究也将受益于技术的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过于相信大数据研究能够得出预期的文学研究结果,显得过于乐观。西安外国语大学聂军教授就如何看待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中文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文学研究个性化的概念,以强调文学研究的学术特性,突出文学研究思想观点的独创性。19世纪初欧洲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浪漫主义文艺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对他们时代文化时尚的审视态度可资学术参考。聂教授通过对个性化的强调,意在突出文学研究者独立的审美意识和思想观点的创新。

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特征。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认为,语料库翻译研究从性质上属于描写翻译研究,因此描写翻译研究的三个视角(产品取向、过程取向和功能取向)可作为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视角。此外,语料库翻译学本身具有的学科交叉性质,使得借助语料库工具进行直接或间接考察的翻译活动的各个环节,均可纳入语料库翻译学的关注范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国家加强国际战略传播,提升国家形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跨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翻译传播学”引起了国内学界空前的重视。西安工程大学胡伟华教授从翻译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入手,梳理“翻译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与学科空间,提出基于翻译学的传播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认为在当下国家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背景下,“翻译传播学”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文科教育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以保证在大国博弈中赢得优势与主动。区域国别学建设不仅是国家新文科建的必然选择,也是外语专业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在此情况下,方兴未艾的德国研究,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西北工业大学国懿教授就如何汇聚学术力量,培养出大批熟悉德国语言、国情的后备人才,提出了若干发人深思的问题。

下午设置了五场平行分论坛。青年学者和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分论坛一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科学”为题,由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禹杭主持,刘美岩教授点评。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邓涛副教授以《理解当代中国》德语教材为例,探究了思政素材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高㛃副教授以超学科学习小组为例,在新文科背景下探索了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模式。李琳副教授在叙事评估框架五个维度指导下,观察了青年脑瘫患者的叙事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王倩副教授在框架语义学理论指导下,考察了应用语言学国际期刊论文中兴趣标记的历时变化,提出兴趣标记话语实践的变化是学术文化和学术语境的共同反映。王譞助理教授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验证了心流体验与数字游戏词汇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关系路径。刘美岩教授点评认为,本组发言涵盖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学术话语研究以及临床语言学研究多个领域;涉及的研究方法丰富,既有以定性为主的内省法、案例分析法,也有以定量为主的统计建模,与本次会议的科学化主题遥相呼应。

分组论坛二的议题为“外国文学研究:文学与科学”,由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郭昕主持,曹莉教授与聂军教授共同点评。郭昕老师以怀特黑德的《直觉主义者》《第一区》《地下铁道》三部小说为例,揭示了作家在小说世界展现的“资本-知识—权力”监控网络。她认为,以非裔为代表的边缘群体唯有跳出这种网格的微观监控,才能在不断“逃逸”中摆脱被异化的命运,获得生存的希望。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李利敏运用认知文体学的脚本理论研究小说《小世界》中叙述者讲述下、小说中人物建构、读者建构下珀斯的爱情脚本,认为这三个脚本颠覆了古典浪漫传奇中“追寻-得到”的唯一脚本,为小说增加了叙事结构维度上的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凌淑珍老师从世界主义对普遍性的过度追求视角出发,表明钦努阿•阿契贝在其小说《神箭》批判了世界主义教育对传统家族伦理关系、非洲本土价值观的破坏,并通过非洲口头叙事再次加深了对追求普遍性的世界主义的批判。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朱沅沅聚焦狄更斯三部连载小说《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和《小杜丽》中的《圣经》用典现象,从典故出现的形式、位置(使用者)、用典效果三方面,分析了狄更斯小说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连载小说后续发展的预示。2023届本科生彭思源同学运用文体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破折号的逻辑、情感和音韵功能及其在勾勒小说主线、主题时所发挥的作用。2021级硕士研究生田颖慧同学运用英国学者斯托克韦尔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了《安娜贝尔·李》的吸引元素、图形背景动态变化以及各种代词和否定词所传达的审美意境。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钰琳同学分析了莫里森《爵士乐》小说里的家园共同体、亲缘共同体、深度共同体与族裔身份和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指出小说表达了莫里森对平等互融有机共同体的建构与憧憬。曹莉教授、聂军教授分别从理论与文学研究的关系、理论运用和审美维度、理论的阐释方式三个角度对论坛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分论坛三的五位嘉宾就“翻译研究的科学化”问题从翻译实践、人名翻译、戏剧跨国传播、语言转换和机器翻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论坛由西北工业大学王均松副教授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建树教授以《沙恭达罗》的汉语转译为例,聚焦戏剧经典的跨国传播。他强调戏剧作品与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呼吁将原作和翻译之间的剧作效应紧密结合,促进戏剧经典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播。西工大外国语学院刘洁副教授提出了英语人名翻译新解。她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英语人名已不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出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名字。传统的凸显性别身份的翻译方法不再适用,应尊重名字主人的姓名选择权。杨陇副教授的研究探讨了中国脱贫攻坚特色话语的翻译问题。他指出,中国对外话语传播仍处于发展阶段,译者在翻译特色话语时偏向务实,将其表达趋于平实化,以便更容易被译语读者和社会理解。这对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大学艾小英博士的研究探讨了汉阿散文翻译中的语言转换问题。她以《贾平凹散文选》的阿拉伯文译后小记为例,强调翻译中,除了词汇对比和炼字炼句,还需注意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传达文化特征。西北工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嘉鑫和庄淙茜通过比较研究ChatGPT与主流机器翻译引擎的译文质量和ChatGPT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发现,相比主流机器翻译引擎,ChatGPT在准确度上稍有不足,但在通顺性和流利度方面表现较好。同时指出ChatGPT带来的风险,故而强调在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语言模型时,需要提高对译文质量的评估和验证,并注重培养人工翻译技能。胡宗锋教授和黄立波教授对以上发言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会的教师和同学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引发了大家思想上的共鸣。

分论坛四集中于“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化与科学化”的讨论,由李倩瑗副教授主持。报告议题分别为:区域国别研究:以中东欧国家为例(顾虹飞,西安外国语大学),德国大学学科交叉制(李洁,西北工业大学),欧盟绿色能源安全政策(李倩瑗,西北工业大学),德国选择党的崛起(王琳,西北工业大学),二十世纪德国思想界的多元中国观(温馨,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领域包括外交、经济、教育、历史和军事,议题及研究对象既有交叉又有融合。两位评议专家阮红梅教授和国懿教授从制度因素、安全动因、研究基础和研究潜力挖掘等方面给参会学者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在讨论环节,两位参会的教师武警工程大学刘雯雯和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陈婧也谈了自己所从事的俄罗斯和德国相关研究。

分论坛五以“数字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为议题,西工大助理教授赵飒飒主持。七位发言的老师和同学关注中日、中美、中法、中印等国的比较研究,涉及小说、戏剧、神话、传说、旅行写作等体裁,借助比较文学译介学、流变学、平行研究、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涵盖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多层面。其中西北大学鲍卉老师借助日本图书馆平台对《三体》日译本的读者反馈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应聚焦作品的民族审美维度、译介策略、目的国的文化语境和世界文化定位。西北工业大学车向前副教授老师借助《公孙龙子》翻译为例说明中国哲学思想译介与传播的重要性,强调这一过程应坚持塑造语言哲学自我,融贯原则,重视“形式相似等价物”间的关联与对接。西北工业大学刘琼琳同学在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说明艾米丽与黑氏从天使到妖妇的变化,恰恰是女性自我解放,走向自由的过程。陕西师范大学彭绍辉博士的《被忽略的环节——从情节变异看“烈士池”传说的中国化》,从民间文学角度关注印度传说“烈士池”中三个非核心因素,探讨印度故事如何本土化,以及变异背后的影响因素。西安外国语大学苏永前教授分析布鲁斯·林肯作品,认为神话被日耳曼主义者作为一种话语,通过伪造,杜撰,肆意解读,制造雅利安人的知识体系。西北大学张碧副教授通过比较高乃依和马致远的戏剧,总结中法悲剧中相似的“左右为难”结构模式,认为这一结构模式服务于形式上的“冲突”,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非负面价值与主流价值观念的“矛盾”,普遍性价值体系与个体价值的“矛盾”,进而道出“矛盾”乃悲剧根源。赵飒飒老师挖掘奈保尔旅行写作的全球史内涵,总结作家旅行写作全球史书写的特征,揭示文学书写全球史的跨学科价值。胡伟华教授在最后的点评中,肯定了参会者的研究态度,认为论文分享内容扎实,逻辑严谨,论证充分,研究视角独特,并从加强学理支撑、问题意识等方面,给年轻学者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此次论坛属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年会分场活动,为广大专家学者、青年才俊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观点,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学科发展的平台,对繁荣文学的科学化研究,推动我校乃至我省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图:郭友军

文:张沫、李利敏

审核:孔杰